BusinessNews
  • 首页
  • 英文版
  • 电子读物
    • 期刊
    • 焦点
  • 晶芯研讨会
  • 白皮书
  • 人才对接
  • 采购供需
  • 多媒体
    • 视频
    • 图集
  • 媒体信息
    • 投稿指南
    • 2025年媒体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捷径:
  • 新闻动态
  • 采访报道
  • 制造与封装
  • 设计与应用
  • 设备与材料
  • 产业与市场
  • 产品特写
  • 展会与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制造与封装 > 测试、检查

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2019/9/23 23:08:43

工业显微镜-日常维护保养专题:

工业显微镜的安放环境:

l  干净、干燥、防震

l  避免阳光直射

l  恒温、恒湿(空调房间)

l  净化无尘车间

 

清洁工具:

l  清洁液:用于清洁光学、金属、油漆表面。

l  溶液瓶:盛放混合液的容器,方便沾取,避免挥发。

l  镊子:擦拭工具,要求头部细长,便于卷纸,避免尖头过于尖锐,划伤表面。

l  擦镜纸:长纤维制成,避免纸张纤维对光路污染,为降低成本也可使用脱脂棉或脱脂棉线。

l  吹气球:产生气流,吹除物体表面的浮尘及颗粒物。

l  电吹风:用于加热使用粘接剂(如不干胶)的粘合面,以便于分解。

l  羽毛:比较柔软,适合清洁易损表面,如反光镜。

l  放大镜:可以倒转目镜代替,用于微小区域的表面状态观察。

 

清洁液:

l  混合液:由“无水乙醇 : 无水乙醚=3 : 7混合而成,其中乙醇为有机溶剂,主要担负清洁作用,乙醚为挥发剂;特点是配制及使用方便,清洁效果良好,对人体影响小,缺点是易挥发,易燃,有微量表面残留。

l  中性清洁液:如肥皂水、洗洁精、清洁剂、去污剂等品种,主要用于显微镜机身表面的清洁,不适用于光学器件。

l  除霉剂:专门用于去除光学部件上霉菌污染的化学膏体,效果明显。使用后需要用混合液作二次清洁。

l  压缩空气:罐装高压空气,通过高压高速气流吹掉特殊光学部件表面的附着物,主要用于高度易损表面的清洁,对人体无害,无表面残留。

l  纯净水:纯净水在某些场合也可以作为清洁液的一种,比如电生理试验室的设备经常发现盐类结晶,使用纯净水融化是一种安全的手段。

 

各种光学部件的清洁方法:

l  目镜、物镜的清洁:

ü  卷纸方法:如图1所示

 

1.jpg.png 

图1

ü  清洁方法:

•      先用吹气球或压缩气罐将浮尘及坚硬颗粒吹掉。

•      按图2所示方向从镜片的中心转圈向外沿推,擦拭时注意按压的力度,过渡用力可能导致划痕。

•      清洁物镜顶部等细小的透镜时,将纸卷压在镜片上,通过转动镜头擦拭。

•      擦拭时蘸取清洁液,切忌干擦。

 

1.jpg.png   2b.png

图2

 

l  大面积光学部件的清洁 :

ü  卷纸方法:如图3所示,将擦镜纸卷在食指上。


1.jpg.png

图3

 

ü  清洁方法:如图4所示,食指在表面上以均匀的压力和速度单向抹向外侧。


1.png

图4

 

l  单片独立透镜或滤光片的清洁:

ü  卷纸方法:使用大面积折纸按图5折叠。


2.png

 图5

ü  清洁方法:如图6左手手持镜片,右手以擦镜纸按箭头所示方向擦拭:

1.jpg.png

图6

 

l  易损表面的清洁

ü  清洁方法:部分光学表面属于表面软镀膜,擦拭时极易划伤,需要特别注意(例如表面镀膜反光镜、荧光滤色镜、部分非球面镜等),擦拭前为避免表面上浮尘颗粒划伤,先用吹气球或压缩空气吹除。

1.png

图7

ü  使用羽毛:

将羽毛浸入清洁混合液,取出后甩去多余液体,然后沿着一个方向扫过镜面。

2.png

         图8

 

l  其他注意事项

ü  蘸取的混合液不易太多,如蘸取太多应适当甩干。

ü  清洁前先哈气,有利于各种污物特别是干涸凝固在光学表面的污物清除。

ü  针对某些特殊部位的污渍,使用中性清洁液及润滑剂(非有机溶剂)等。

ü  不要重复使用擦拭过擦镜纸,特别是最后一次清洁时。

 

光路污染的判断

显微镜的光学部件有物镜、目镜、观察筒、聚光镜和光源聚光镜。

光学部件又是由棱镜、透镜等光学零件组成,这些光学零件大部分都密封在各光学部件的内部,通常情况下这些内部光学零件并不容易受到污染。

但物镜、目镜、聚光镜、光源聚光镜等仍有部分光学零件的表面暴露在外部。

放置在实验室中的显微镜,由于空气中的浮尘,使用显微镜时使用者皮肤接触,说话时产生的唾液飞沫,高倍物镜使用的浸油,液体物质污染的标本表面等种种因素,使得物镜、目镜、聚光镜顶镜、光源出口等外露表面极其容易受到污染,从而影响观察效果。所以,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应该经常进行清洁和维护。

 

l  目镜污染的判断

ü  目镜表面污染:指暴露在外部的目镜顶镜污染,主要由空气浮尘、人眼皮肤油脂接触、唾液飞沫等原因造成。通过正面观察往往不容易看到目镜是否被污染。


检查方法:正面观察不容易看到污染现象,当视线偏离光轴一个角度时,表面层特殊的反光现象很容易被看到,如图9所示。

2.png

1.jpg.png

图9

 

ü  目镜内部透镜污染:因经常性的拔出目镜、或自行分解目镜透镜组造成,透镜内部灰尘污染会造成视野中产生点状阴影,但是静止不动时不容易被察觉。


检查方法:目视观察时转动目镜,如果视野中发现有移动的阴影,说明目镜透镜组的某个光学面存在污染。用此方法还可以检查出目镜外表面极其微小的污染点。

 

1.png 

图10

 

l  物镜污染的判断

物镜日常使用时,由于工作距离短,顶镜非常容易接触到标本上的浸油、封片胶、水珠等污染物,污染物常常积累在顶镜处,会严重影响观察效果。

检查方法:顶镜由于面积极小,肉眼观察比较困难,检查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如放大镜等,实际工作中可将10X目镜倒过来使用,替代放大镜,见图11。经目镜放大后的物镜表面污染可以很容易看到。

3.png 

4.png


图11

 

 

l  光路中其它部位污染的判断

取下目镜,适当调节光源强度,并按以下方法检查。

ü  增加光源强度,视线偏离光轴,可以看到光路中粉尘类污染。如图12所示。

ü  减弱光源强度,视线平行光轴,可以看到深层光路的污染情况,如中间附件、镜头、出光口等部位。

 

 5.png

图12

 

l  光路污染的其它检查方法

ü  缩小孔径光栏,可以观察到光路中存在的微小污点、灰尘等类型的污染。

ü  拉动光路切换杆,如果发现视野里存在移动的阴影,可以确认污染存在于分光棱镜上。


6.png  

7.png


图13

 

l  图像系统的污染判断

一般图像系统的污染,主要体现在采集图像时,显示区域存在可见的阴影。阴影的性质一般是颗粒状异物的遮挡。判断图像系统的污染一般涉及 CCD和“接口适配器”两部分。

污染判断顺序:

ü  在 C型接口适配器处平稳转动 CCD,同时实时预览同步观察,如果此时阴影在浏览区的位置没有变化,仅仅是图像层转动,则说明污染物在 CCD上。

ü  固定“C型接口适配器”处,使用专用工具松开 “适配器安装面”的紧固螺丝,平稳转动 “CCD +适配器”,如果阴影不动则可以判断污染在专用适配器的内部透镜上。如果阴影仍然转动,则污染物很可能在显微镜内部,可参考显微镜部分的判断方法。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

上一篇:Process Watch: 提升芯片可靠性的统计方法

下一篇:泰瑞达:芯片测试不只是measure,更是improve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本期内容

2025年 6/7 月

订阅期刊

过刊查询

efocus

赞助商

友情链接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25:《半导体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7号   粤ICP备12025165号-7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