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News
  • 首页
  • 英文版
  • 电子读物
    • 期刊
    • 焦点
  • 晶芯研讨会
  • 白皮书
  • 人才对接
  • 采购供需
  • 多媒体
    • 视频
    • 图集
  • 媒体信息
    • 投稿指南
    • 2025年媒体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捷径:
  • 新闻动态
  • 采访报道
  • 制造与封装
  • 设计与应用
  • 设备与材料
  • 产业与市场
  • 产品特写
  • 展会与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业与市场

RISC-V推动下的CPU架构变局

2022/2/22 15:22:47

原创:半导体芯科技

2022年2月初,Intel(英特尔公司)称,正式加入RISC-V  International标准组织,成为其Premire高级会员,并将加大对RISC-V架构的研究投入。

这预示着,当前CPU(中央处理器)的ISA(指令集架构)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Intel作为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的坚定拥护者和霸主,掌握着X86的几乎所有IP,该架构几乎垄断了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CPU的主流市场。此时,它为何主动加入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阵营呢?当回想起,去年AMD收购Xilinx、Nvidia收购ARM两桩案例的时候,这已不是Intel第一次觊觎RISC。2021年6月,Intel欲以4倍的溢价约20亿美元,收购SiFive(一家RISC-V芯片的先进公司)。

说到RISC-V,ISA可分为CISC和RISC为两大阵营。

CISC阵营是Intel和AMD的天下,它们主宰着整个X86。

ARM则是RISC的一员。MIPS和Alpha也属于RISC,但它们因未能跟上移动智能计算的高速发展而衰败。

与市面上主流的ARM相比(手机平板等产品CPU均采用ARM内核),RISC-V和ARM的区别就在于,RISC-V是开源开放免费。正因此,它受到各个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许多自主芯片也是基于RISC-V架构开发。比如,2018年8月,SiFive中国公司成立;同年11月,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成立;2019年7月阿里巴巴平头哥发布基于RISC-V架构处理器玄铁910。

从技术角度出发,开源的RISC由于具备指令集精简、模块化等特点,基于它设计的CPU有望满足物联网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从商业角度来看,RISC-V以及围绕其建立的开源生态将使得处理器芯片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大幅降低和缩短,从而使其满足从低预算、袖珍的嵌入式控制器到高预算、高性能的云端服务器等各种规模处理器的要求。比如,2019年8月,兆易创新发布全球首个基于RISC-V内核32位通用MCU,它联合国内RISC-V内核IP公司芯来科技,共同开发了面向物联网的MCU内核等等。

RISC-V诞生自20世纪80年代,纵观至今,它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X86和ARM形成强大的生态体系,RISC-V在短期内难以在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替代它们,但是在新兴的AIoT时代,RISC-V将迎来机遇。有望形成X86、ARM、RISC-V三足鼎立之势。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

上一篇:传美国将依葫芦画瓢打压俄罗斯芯片

下一篇: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晶圆厂的绩效定义”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本期内容

2025年 6/7 月

订阅期刊

过刊查询

efocus

赞助商

友情链接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25:《半导体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7号   粤ICP备12025165号-7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