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News
  • 首页
  • 英文版
  • 电子读物
    • 期刊
    • 焦点
  • 晶芯研讨会
  • 白皮书
  • 人才对接
  • 采购供需
  • 多媒体
    • 视频
    • 图集
  • 媒体信息
    • 投稿指南
    • 2025年媒体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捷径:
  • 新闻动态
  • 采访报道
  • 制造与封装
  • 设计与应用
  • 设备与材料
  • 产业与市场
  • 产品特写
  • 展会与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制造与封装

中国科研团队在集成电路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4/11/6 14:00:02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系统结构研究室边缘性缺陷测试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可用于6T SRAM(FinFET工艺)自热效应表征方法并在基于FinFET的高性能FPGA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节点的不断发展,3D的晶体管结构和先进材料的使用增强了晶体管的自热效应,加速了缺陷产生,降低了驱动电流,增大了晶体管功耗,进而使得晶体管可靠性下降,严重的可至电路失效。

因此,有效的针对基于先进纳米工艺的高集成密度的自热效应进行表征对电路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利用占空比和电路性能参数读延迟时间来实现6T SRAM的自热效应表征。

中国科研-1.png

文章通过Hspice工具分别仿真了6T SRAM的保持、读和写三种状态,分析了自热效应对6T SRAM不同状态的影响。且进一步改变读状态下的占空比,提取读延迟参数随占空比的变化发现读延迟呈上升、不变和下降趋势。使用理论深入解析的产生机理,并有效的利用读延迟变化进行自热效应表征。

最后,在基于FinFET工艺的FPGA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热效应表征方法可用于瞬态温度:0-84.5℃,电路温度:0-48.8℃的表征温度范围。(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近期会议】

11月28-29日,“第二届半导体先进封测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将再次与各位相见于厦门,秉承“延续去年,创新今年”的思想,仍将由云天半导体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雅时国际商讯承办,邀您齐聚厦门·海沧融信华邑酒店共探行业发展!诚邀您报名参会:https://w.lwc.cn/s/n6FFne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

上一篇:OCP 2024:立讯精密224G/448G共封装铜互连(CPC)解决方案

下一篇:中国IGBT芯片细分应用领域分析 高压IGBT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本期内容

2025年 6/7 月

订阅期刊

过刊查询

efocus

赞助商

友情链接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25:《半导体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7号   粤ICP备12025165号-7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