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News
  • 首页
  • 英文版
  • 电子读物
    • 期刊
    • 焦点
  • 晶芯研讨会
  • 白皮书
  • 人才对接
  • 采购供需
  • 多媒体
    • 视频
    • 图集
  • 媒体信息
    • 投稿指南
    • 2022年媒体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捷径:
  • 新闻动态
  • 采访报道
  • 制造与封装
  • 设计与应用
  • 设备与材料
  • 产业与市场
  • 产品特写
  • 展会与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采访报道

芯原股份戴伟民:Chiplet带来新的产业机会

2020/10/14 21:36: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4日下午,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在第三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主要讲述了Chiplet的发展。目前,Chiplet在国内尚无公认的中文名称,有的称之为小芯片,也有的称之为芯粒。

戴伟民认为,先进工艺的优点有很多,不仅便宜,而且速度快、功耗低。其以苹果产品为例,苹果公司芯片晶体管的生产成本在16nm工艺下为4.98美元/10亿个晶体管,在7nm工艺下仅2.65美元/10亿个晶体管,即单位面积下晶体管数量的快速上升促使晶体管单位成本快速下降。

但是工艺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设计成本的提升,逐渐削弱了单个晶体管的平均成本效应,因此促使Chiplet市场的发展。

Chiplet最早由Marvell创始人周秀文提出,在ISSCC2015上,周秀文率先提出MoChi(Modular Chip,模块化芯片)架构的概念。据戴伟民介绍,MoChi是许多应用的基准架构,包括物联网、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存储设备等。

而目前做得最好的,将Chiplet运用到市场上的是AMD。在一块芯片上,CPU用的是7nm工艺,I/0则使用的是14nm工艺。戴伟民表示,AMD是最会做大芯片的企业,它能够接受小芯片,这是很好的。后来英特尔也加入进来,免费提供了AIB(高级接口总线)接口许可,以支持Chiplet。戴伟民强调,两家最会做大芯片的企业都在重视Chiplet,我们(中国)还不太会做大芯片,就更要重视小芯片(Chiplet)了。

2018年Chiplet市场规模为6.45亿美元,戴伟民认为,2024年、2035年,Chiplet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8亿美元、570亿美元。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

上一篇:IKAS:以服务半导体智能制造为切入点

下一篇:TD杨骅:3G时代打基础为5G时代创造先发优势

相关资讯

高科技设施先锋Exyte助力中国半导体智能制造

2019/12/27 12:47:03

183

本期内容

2022年 4月/5月

订阅期刊

过刊查询

efocus

赞助商

友情链接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22:《半导体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7号   粤ICP备12025165号-7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