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News
  • 首页
  • 英文版
  • 电子读物
    • 期刊
    • 焦点
  • 晶芯研讨会
  • 白皮书
  • 人才对接
  • 采购供需
  • 多媒体
    • 视频
    • 图集
  • 媒体信息
    • 投稿指南
    • 2023年媒体信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捷径:
  • 新闻动态
  • 采访报道
  • 制造与封装
  • 设计与应用
  • 设备与材料
  • 产业与市场
  • 产品特写
  • 展会与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设计与应用

半导体异质结隧穿电子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22/11/7 18:31:13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普·贾瑞拉合作,通过耦合局域场调控二维原子晶体能带,实现硒族半导体/硅半导体异质结隧穿电子的有效操控,为混合维度异质结构在高性能电子与光电子器件研制方面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10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Heterojunction tunnel triode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metal selenide and three-dimensional silicon为题,发表在《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上。 

半导体中电子的输运(漂移、扩散、隧穿等)对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二维原子晶体因外场可调的物理性质,为突破电子与光电子器件的性能极限提供了机遇。然而,二维/三维异质结器件中电子的产生与复合、隧穿等动力学过程以及外场调控机制尚不清晰,多功能器件的研制有待进一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技物所团队利用二维原子晶体无表面悬挂键以及能带结构易受局域场调控的物理特性,探讨了二维硒族原子晶体与硅半导体异质结中隧穿电子在栅极电压与漏极电压协同调控下的输运行为。通过电容耦合的局域电场操控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结构,科研人员实现了电子band-to-band隧穿效率的有效操控,并观测到负微分电导与齐纳击穿现象。基于二维/三维异质结构的器件,该研究实现了6.4mV/decade的极低亚阈值摆幅以及高的电流开关比(106)。 

image.png


(a)二维/三维范德华异质结器件结构,(b)异质结器件的透射电镜截面图,(c)局域场调控下的二维/三维范德华异质结能带,(d)器件的输出特性曲线。 

线上产品推介会

最新活动来啦!诚邀各企业参与首届线上产品推介会!如果您的企业是泛半导体相关领域,如果您的企业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欢迎您点击链接填写意向表:http://act.lwc.cn/api/sbstc/uploadFile,参与“线上产品推介会”。共同为国际、国内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推动助力!



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转发仅为更大范围传播。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viviz@actintl.com.hk, 电话:0755-25988573

上一篇:单芯片光源创下数据传输新纪录

下一篇:上海光机所小型化自由电子相干光源研究取得进展

相关资讯

首尔半导体“SunLike”LED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眼部健康和睡眠质量具有改善效果

2018/7/16 16:37:15

183

视频 Videos
查看更多...

本期内容

2023年 2月/3月

订阅期刊

过刊查询

efocus

赞助商

友情链接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23:《半导体芯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7号   粤ICP备12025165号-7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